<

4556银河国际在线“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1-12-28浏览次数:10




4556银河国际在线

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4556银河国际在线

                            202112







4556银河国际在线

 “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十四五”阶段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扬子江城市群等区域发展战略在新的起点上高质量推进的关键五年,是泰州教育实现现代化,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深化期,也是4556银河国际在线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关键爬坡期。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抢抓机遇、应对挑战,科学发展、跨越提升,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共泰州市委关于制定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施办法及指标体系》《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回顾

 “十三五”时期,学校在南京理工大学和泰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显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社会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社会声誉和影响力日益扩大。

(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明显

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建立并完善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决策机制进一步健全,围绕事关学校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把握政治方向,并在新修订的学校(法人)章程中进一步明确了党组织的政治引领、政治核心和政治保障作用;大力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政治站位。

思想建设不断深化。创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品牌,先后获评南京理工大学党建文化建设成果、泰州市教育工委“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和“全国民办高校党建优秀成果评选优秀奖”;初步构建“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网络思政、文化思政、学科思政等”同向发力的大思政格局,思政课案例被《学习强国》《新华日报》等媒体关注、转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完善意识形态工作体制机制,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可管可控,总体态势平稳向好。

组织基础不断夯实。党内政治生活更加严肃,组织生活质量更高,相关制度更加完备;组织开展了“党建标杆管理”以及“纽带123工程”“掠影党建”“领导班子五维聚力工程”等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切实激发基层党建工作活力;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实现全覆盖,辅导员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实现全覆盖;坚持党员发展的政治标准,推行全程纪实,重视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2015年以来,共发展学生党员596人,教职工党员12人。

作风建设抓紧抓实。聚焦主业主责,突出“育人为本”这个中心,抓牢教风建设、学风建设这两个落脚点,以优良党风促教风、带学风,积极营造优学优教、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严格执行南京理工大学《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细则》,修订“三公”事项管理办法,认真抓好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党风党纪,加大执纪问责力度,特别是2020年以来,对中层管理人员违纪违规问题严肃进行查处,共计给予3人党纪行政处分,校园政治生态和政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二)现代大学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十三五”期间,学校全面坚持依法治校、规范管理,不断完善学校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学校顺利完成董事会换届工作,成立新一届理事会、监事会,通过《4556银河国际在线(法人)章程》;全面加强制度建设,全方位开展规章制度的“废、改、立、留”工作,“十三五”时期仅学校层面制(修)订并下发的制度达72项,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信息公开专题网站,出台《信息公开实施细则》《信息公开管理办法》,编制信息公开指南、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等,构建信息公开长效机制保障;建立师生申诉制度,制订《教职工申诉处理暂行办法》,学生申诉相关制度在2017年《普通本科学生管理规定》中予以明确;成立学院新一届监事会,完善了教代会、学代会等制度,健全了民主监督机制。

(三)学科专业内涵得到加强

专业布局不断优化。紧密对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调整需要,成功获批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9个新设专业,并对社会需求持续走低的专业实行暂停或撤销,初步形成了以工为主,涵盖工、经、管、文、艺5个学科大类的26个招生专业(其中工学17个)的学科专业结构。

专业集群初步建立。对接泰州及长三角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形成了“1+2+4”的专业集群,即:重点建设“机器人”专业集群,大力推进“大数据应用与服务”“现代财务信息服务”等专业集群建设,积极扶持“检验检测”“建设与市政”“设计创意”“数字商贸”等专业集群。

专业内涵不断深化。6个专业入选江苏省普通本科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点,超学院专业总数的1/5,数量位居江苏独立学院前茅;10个专业通过省独立学院专业综合评估,6个专业获得省星级认定,4个专业通过省新设专业合格评估并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学科培育初步启动。初步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结构工程”等作为培育点;遴选和培养5位教师担任兼职硕导,并启动与南京理工大学、合肥学院、吉林建筑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工作。

(四)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初显成果。获批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6项,“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建设实现“零突破”,《Java程序设计》课程成功获批国家首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依据新工科建设理念、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等,形成“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两大平台加“专业方向模块、专业提高模块、职业训练模块、创新创业教育模块”等七大模块组成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基本架构。

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共立项建设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9项,校级在线开放课程项目29项,网络课程建设项目81项,校级“金课”建设项目11项,校级“课程思政”专项建设项目34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35项,各类教学改革项目的立项数量和层次均较以往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十三五”以来学生参加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共计获得国家级奖项330余项,省部级奖项近800项,机器人竞赛团队进入全国高校机器人竞赛指数(本科)TOP10%—30%,排名居江苏省高校第七,全国独立学院第一;积极参与区域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联合本土中高职等实施“3+4”中本贯通、“3+2”高本贯通分段培养项目,探索建立“七年一贯制”中本贯通、“五年一贯制”高本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招生就业成绩显著。招生就业工作是体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显性指标,体现了社会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认可度。“十三五”以来,学校录取分数线连创新高,2019年、2020年理科投档分连续位居江苏民办本科和独立学院第一,超本一省控线,赶超12所省内公办院校的本二批次投档线,本一线上生源超过50%,在校生规模自2017年起稳定在万人以上;学校就业工作始终保持全省前列,历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96.7%,用人单位总体满意度达90%;普通本科毕业生考研升学率连续4年超过11%2020年达11.92%,部分二级学院考研升学率超30%,受到了相关媒体的关注。

(五)科研与社会服务取得进展

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与行业企业共同建设了“智造技术中心、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检验检测中心”三大区域共享型N协同平台;与泰州市合作共建泰州节能与新能源产业研究院、泰州市吉祥文化研究所等;获批市级环境检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市级装备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BIM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成立泰州市工程师学会、泰州市机器人学会、泰州市社区心理合作服务与研究工作站等。

科研水平稳步提升共承担国家、省、市(厅)各类纵向项目216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8项,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2项,省社科联应用精品工程19项,其他市厅级项174项;2018年学校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2019年与东南大学联合申报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实现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零的突破;共获各类市厅级科研成果奖108项,其中市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一等奖1;获批86项专利(含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和软件著作权)成果,自有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263篇(包括中文核心期刊206篇,SCI收录22篇,EI收录35篇)。

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坚持立足地方、服务社会,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注的重点问题,积极开展研究,推进与企事业的深度合作,开展“中小企业技术巡诊活动”、 科技志愿服务等活动,参与建设高水平地方特色智库,积极为地方政府决策咨询提供服务,多项成果获得省、市表彰和有关领导的肯定性批示或采纳,“十三五”累计入账科研经费近千万元。2017年成立继续教育处(学院),获南京理工大学成人教育校外教学点、江苏省自学考试主考院校等资质,共开设16个专业,新增1个自考助学院外教学点,成人教育累计招生人数达700余人,自学助考在级学生数620余人;获得泰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就业定点培训机构、江苏省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等非学历教育与社会服务资质;面向在校学生开展各类职业资格培训、等级考试考前辅导、应用技能培训、考研培训等共计30余项;面向泰州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在职人员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0余项。

(六)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推进

师资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十三五”以来,全职引进专任教师57人,其中有企业一线工作经历的教师21人(博士2人,正高级职称1人),柔性引进企业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企业方专业责任人49人,聘请具有行业企业背景的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105人;引进23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企业驻校授课教师;各专业均柔性引进1名正高级专业建设责任人,参与指导学科专业建设。截止“十三五”末,专任教师数达481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师数达248人,长期外聘教师数达233人,生师比22: 1

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比例达34.68%,其中一线教师高级职称比例提升到38.71%;已有博士学位及正在攻博的教师比例升至14.11%;自有专任教师100%参与实践课程教学、实验室建设、竞赛指导、企业实践等;继续推进双师双能队伍建设,具有双师双能素质的教师在专任教师中占比已超过40%

师资培养成果凸显。“十三五”期间,学校加强自有教师培育力度,实施“领雁”“栋梁”计划,培养后备学科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加大教职工培训力度,累计培训达1214人次,其中赴境外培训17人次;选派或支持读博31人;新增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人,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1人获评教育部“智慧教学之星” ,2人入选“六大高峰”人才,新增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02个劳模工作室入选省教科系统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教师在国家、省、市级教师讲课竞赛中获得奖项27项,获奖层次和数量位居全省独立院校前列

(七)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校园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完成校区内部功能分区调整,共享高教园区中心共享区大学生创业中心,完成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的搬迁,启用了敏行楼、躬行楼,形成生活区、教学区、实验实训区、行政办公区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功能格局;优化校园南门、东门交通环境,完成了东西门改造;推进公共区域环境美化,着力培育校园植物景观特色、修葺改造校园文化墙,增设校园全貌展示图等。

校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按照资源整合、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确保安全的原则,推进笃行楼外墙维修、大操场维修、校园停车场、校园特色花草景观、鼎新广场亮化改造、校园场地亮化、跟踪王家河西端桥梁施工等工程项目建设;同时,按照房屋建筑大维修周期的规律,对学院房屋建筑进行修缮和处理。

相关硬件条件明显改善。“十三五”期间实验室建设投入合计5292.53万元,重点建成了智能制造技术中心、曙光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三大平台以及结构实验室,单项投入均在500万元以上;加强了校园信息化建设(含机房、语音室、网络中心升级改造),共计投入389.23万元;改善和优化了校园网网络环境,网络出口带宽由210M提升到500M;重点加强电子图书资源建设,引进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维普期刊等15个数据库,开通多种形式的电子资源远程服务模式,确保师生校内外远程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24小时不断线。

(八)大学文化建设成效显现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开设“百姓大学堂”“道德讲堂”“卓越工程师讲坛”“凤鸣讲坛”等系列讲坛,读书节、美育月等品牌活动,新闻中心、大学生记者团、泰科传媒、岳林钟声广播电台等校园媒体平台,远航合唱团等素质教育载体,立体化、全方位地向师生传递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获评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先后两次获得泰州市消防先进单位、泰州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获评“南京理工大学文明单位”。两度蝉联“江苏省文明校园”称号(江苏独立学院唯一)、5次蝉联“泰州市文明单位”等。

在办学双方的正确领导,全体师生员工的齐心努力和社会的支持关怀下,学校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校先后成为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项目试点高校、教育部“1+X”证书试点院校、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基地、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校等。在校友会网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中,连续4年位居全国独立学院前十强,稳居江苏第一,步入全国独立学院的第一方阵,占据了较为有利的发展位置。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若干亟待破解的瓶颈问题,一是学科建设工作启动虽早,但是推进缓慢,联合培养硕士和兼职硕导工作缺乏机制保障;二是一流专业建设后劲乏力,专业集群发展效应尚未体现,部分专业特色不明显;三是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课程设置存在“因人设课”现象,部分专业同质化发展,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四是科研氛围尚未形成,缺乏“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协调机制,缺乏科研引导和支持机制,应用性研究和技术服务对产学研合作教育形不成支撑;五是师资队伍量与质有待提升,专业领军人物和教学团队缺乏,部分专业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六是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有待提升,部门职责和管理流程不够明确清晰,管理系统性不足,管理效率有待提升;二级学院在办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尚未体现,二级学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提升;七是校园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难以满足信息时代下教学和管理需求; 八是办学资源瓶颈依然明显,办学经费来源单一,有限资源高效使用的机制亟待探索;九是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明显,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够有力,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尚待完善,优秀大学文化尚未凝练成型。

二、“十四五”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变,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大变革。“高质量发展”成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南泰科要主动适应我国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积极回应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区域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平稳开启普通本科序列应用型大学办学的新征程。

(一)我国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南泰科办学提出新要求

21世纪以来,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奔涌而至,全球产业格局步入重构重组重塑的新阶段,不但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等产生深刻影响,对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理念、思想、方法和人才培养范式创新也带来重大命题;“十四五”我国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对高层次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和应用研究成果需求加大,因此,南泰科作为以工为主的应用型大学,必须向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技术服务转变,要以创新链、产业链布局所需人才设置专业、培养人才,以区域产业行业现实问题的技术攻关与制造为重点,搭建新技术平台,承担起应用型大学“完善教育结构、培养应用型人才、支撑数字转型、助力成果转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

(二)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对南泰科办学提出新标准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全面进入普及化阶段,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普及化带来的显著变化是高等教育

再是单一的同构化高等教育,而是多样化的类型结构,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因此,“十四五”期间,南泰科面临的是国家引导不同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壮大优势、建设一流的发展机遇,作为定位在应用型大学的南泰科,需要在重新审视、厘清自身的类属、内涵和定位的基础上再出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50年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新目标和“‘十四五’期间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要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探索建立应用型大学评价标准,突出培养相应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江苏省修订应用型本科高校考核指标内涵和考核办法,制定江苏应用型本科专业认证标准,率先在全国试点应用型专业认证工作,试点应用型本科高校分类评价。因此,南泰科应主动探索建立应用型大学办学各环节质量标准,积极对标,向更高层次、更好质量、更优品质进军。

(三)区域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南泰科发展创设新空间

我校处在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扬子江城市群等战略版图之中,处在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战略格局之中,处在泰州“做大做强医药产业集群、积极提升高端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集群、做精做优化工及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令人向往的‘幸福水天堂’‘崛起中部的产业增长极’”的战略行动之中。

国家、省、市重大战略的多重叠加,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新空间。“十四五”时期,南泰科要树立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路,扎根地方服务区域的“低重心”,打造高匹配度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供给“新高地”,发挥工科优势、突出应用特色,与区域发展同步规划学校的重大项目、发展举措和实现途径,协力推进区域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努力构建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的创新生态。

(四)独立学院转设使南泰科挑战与机遇并存

按照国家教育改革总体布局,“十四五”期间,南泰科要结束独立学院办学历史,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产权进一步明晰、法人地位进一步凸显、办学自主权进一步落实、办学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学校将摆脱身份尴尬和发展“天花板”,原先向独立学院封闭的各类项目和奖项申报、评比等将转而开放,学校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开创全新的局面;但转设过程中的“阵痛”在所难免,短期内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学校的发展,需要我们冷静面对、科学化解、平稳过渡。转设之后南泰科将正式进入应用型本科序列,其竞争对手将不再是数量有限的独立学院,而是数量庞大、层次多样、建设基础和资源条件都超过独立学院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因此必须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争取换道超车。

三、“十四五”发展的办学目标及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坚持“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相统一,坚持能力为重,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开放共享,做区域应用型本科高校排头兵,成为区域现代产业体系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供给地、实用型科技成果的孵化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引智引业的桥梁和培育地。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相统一

 “以质量求规模、以规模求效益”是我校“十四五”的发展之道,其内涵包括:夯实质量,聚焦高质量发展,以“质量立校、质量兴校、质量强校”为发展主题,对照一流应用型本科建设标准,“寻标、对标、达标、创标”,促进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优化结构:面向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工科专业,积极探索设置理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可授理学、可授工学)专业,文科专业加强与学校其他优势学科专业间的交叉融合,鼓励跨学科、跨院系组建专业。拓展规模:突破资源瓶颈,到“十四五”末,在校本科生达到15000人,并通过与其他高校合作举办硕士点的方式培育学科点,联合实施研究生培养。延展功能:以人才培养为主,同时拓展继续教育、科技服务、科学研究等功能,打造学校“十四五”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提升效益:强化投入产出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科技服务社会成效作为学校办学效益的主要考察指标,并以此作为学校各项办学资源投入的绩效分配因素,扩大有限办学资源的效用,增强“自我造血”能力,最终实现更有效益、更可持续地发展。

2.坚持能力为重

 “能力建设”是我校“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建设重点。一是人才培养坚持能力为重,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积极对接社会、行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构建能力输出型模块化课程体系,强化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切实增强人才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适应性,培养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后备队伍。二是学校发展坚持能力为重,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形成“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教学、一流科研与社会服务、一流生源、一流社会声誉”的良性循环,以卓越办学水平在应用型大学序列争创一流。

3.坚持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推动我校“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十四五”期间,我们面临转轨换道,要用创新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聚焦“新兴、边缘、交叉”领域,在方法、设计等软资源上比拼,创新探索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发展路径,突破机制约束和资源瓶颈,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做到异峰突起,后来居上。

4.坚持开放共享

开放共享是我校支撑“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资源模式,秉持“做活存量、做优增量、做大流量”的思路,推动内部开放,破除学科、院系壁垒,提高资源使用的系统化集成能力,拓展融合共享空间,构建实验室大平台、课程资源大平台、教师资源大平台,并使跨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应用研究成为可能,实现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益使用。同时,推动对外开放,探索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机制,建立校政、产教、校校之间等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交换、共建与共享机制,融汇资源,支持发展。

(三)发展目标

1.2035年远景目标

2035年(建校30周年),建成江苏一流应用型大学,成为应用能力强、社会贡献度高,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应用型大学。

江苏一流是指对标《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实施意见》,创建应用型大学的“多个一流”,即一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专业集群)、一流产教融合基地、一流产教融合型课程、一流产业学院、培养一流的产业工程师等。

2.“十四五”发展总目标

发展目标1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到位,基本办学条件全面达标,从独立学院平稳转设到应用型本科高校序列。

发展目标22025年,全面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标准,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在长三角区域内相关行业或产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初步建成区域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3.具体目标

1)学科专业建设目标

学科专业布局更加紧密对接长三角区域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工科特色更加凸显,1/3的专业获批全国、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品牌建设专业通过江苏省应用型本科专业认证,产教融合基地获评省市级基地,形成现代产业学院品牌。国内国际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机制成熟,新培育学科对区域和产业发展有较强支撑作用。

2)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具备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需求的,研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多层次、多类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多层次是指主要培养本科层次人才,联合培养一定数量的专业硕士;多类型是指主要培养产业链生产、服务环节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还培养一定数量的研发、设计环节的创新型人才,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人才培养品牌。

3)科学研究目标

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全面完善,师资队伍科研活力充分激发,产业技术研究平台发挥效用,纵向科研层次提升,横向科研贡献度明显增加,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形成突破。

4)服务社会目标

在科研服务区域“先进制造、大数据、医药化工、环境检测、建筑信息化、医疗器械”等产业发展上做“实”,在区域产业行业形成科研服务品牌。继续教育与社会服务平台延伸,打造渠道更加畅通、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利的区域先进技术人才培育基地和终身学习基地。

5)文化传承与创新目标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文化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架构“红色文化、军工文化、质量文化、创新文化、开放文化”五维一体的大学文化格局。

60项“十四五”发展关键指标见附表

(四)发展战略

1.提质升级发展

提质发展是指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以专业建设为抓手,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具体

树立“质量意识”,建立标杆思维,坚持人才培养规格,严格执行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掀起“质量革命”,完成“面向产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即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强调课堂教学,建立面向产出的评价机制;创立“质量文化”,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责任明确,各职能部门服务人才培养,形成“人人关心质量、时时重视质量、处处体现质量、持续改进质量”的南泰科“质量文化”。

升级发展是指学科专业建设从“建专业”→“专业建设”→“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升级;人才培养从“岗位型人才培养”向“专业人才培养”升级;科研与社会服务从“单纯性扎根地方”向“支撑、引领区域发展”升级;内部治理从传统直线式运行模式向激活“学术心脏”(二级学院)的系统管理升级;资源保障从“自有独享、保住存量”向“盘活存量、增大流量、做优增量、资源聚集”升级,最终打造“十四五”南泰科应用型大学办学的“升级版”。

2.差异化发展

学科专业差异化扶持,重点扶持1-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0个省级一流专业,扶持一批专业通过江苏省应用型本科专业认证,力争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零的突破,从少数一流专业的“金字塔”形态向多个专业高峰的“五指山”发展;同时倾力打造对地方支柱产业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专业集群;形成传统工科专业发展稳健,新兴学科紧贴需求,应用型专业特色明显的学科专业群,并将优势专业集群建设向学科点培育过渡,为学科点的突破夯实基础。

实行学生差异化培养,一是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主,在培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型人才同时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二是推行辅修第二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三是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同时尝试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教师队伍差异化提升,一方面队伍建设要从“以我为主”向“充实自我、专兼结合”转变;另一方面要从以教学为主向教学科研并重转变,完善用人及评价机制。

3.广角融合发展

一要深化“产、科、教”融合。扎根泰州,辐射长三角,加强与区域支柱产业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合作,对接区域重点产业链,将产教融合向“产、科、教”融合拓展;从依托某一领先型企业向拥抱“大行业”升级;从浅层次、简单化的资源互换,走向“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从单一的“协同育人”向“协同育人、协同科研、协同服务”的三协同拓展,打造南泰科“产、科、教”融合2.0

二是加强校政融合。密切与地方政府、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合力打造有区域影响力的先进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服务中心和技术创新基地;同时以“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思路,吸引政府将区域产业新技术研发中心、生产力培训中心建到学校、将产业优质人才“落户”到学校,将优质的区域资源转化为学校的办学资源,进而转化为学校独特的办学优势。

三要拓展校校融合,一是充分借助母体校南京理工大学的平台优势以及人才资源、智力资源优势,与南京理工大学全面加强战略合作,构建联系机制,强化深化与南京理工大学对口单位的合作,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争取更广泛和更高层次的支持、帮助;二是借助国内高水平工程技术大学、高层次科研院校,构建“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学子成长立交桥、硕士生联合培养点、学科建设联合体、科研协同创新体、社会服务共同体”等,实现借智借力发展。三是加强与本土不同类型高校或相关专业联动,在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优秀学生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优质课程建设、组建重大项目平台方面形成深度合作关系。

四要探索军民融合。依托母体校南京理工大学军工背景优势、资源优势、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寻找我院相关专业与军工产业的应用研究对接点。

4.探索国际化发展

以打造南泰科国际化发展战略生态为目标,稳步有序地建立“以专业发展为支点、人才培养为重点”的开放办学新机制,积极开拓优质教育资源合作渠道,拓展出国留学空间,实现国内外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切实提高教师国际化人才培养意识以及学生的国际化学习意识。以国际产学研合作为桥梁,通过教学合作、研究合作牵引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合作,探索一条适合我校发展需要,同时又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国际化办学路径,协力区域国际化发展版图扩大和战略实施。

四、重点建设工程

(一)党建和高品位学校文化建设工程

1.坚持政治领航计划

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把践行“两个维护”作为第一位的政治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落实落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要求,建立党委书记负总责、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基层党组织书记推进落实的党建责任体系。完善党政联席会、党委会议事规则和程序,进一步规范决策行为,提高决策水平。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对基层党组织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的督促检查指导,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2.党建立根塑魂计划

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示范带动作用,用好线上线下学习平台,着力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形成1-2个理论学习品牌或项目。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建设,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实现各项育人工作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设立学生思政工作专项研究项目,实施“一院一品”思政品牌培育计划,推进思政工作创新发展。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二级单位具体实施”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体制和责任体系,实现用规范有效的制度管人、管事、管阵地。着力推动新闻宣传工作思路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进一步加强学校宣传载体建设,推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

3.党建固本强基计划

统筹完善组织工作体系,健全组织制度,完善二级学院党总支建设,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二级党组织评价办法,以评促建,培育1-2个先进典型。建设更加专业、更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按照“当前使用,中期培养、长远储备”分层分类建立年轻干部信息库。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选育管用”制度体系。打造高质量党员队伍,持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和教育管理实效。扎实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深化运用“党建标杆管理”“四点三全”等工作方法,持续激发基层党建内生动力,以高质量党建工作汇智聚力;实施基层党组织示范培育工程,引导基层党组织创建党建品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4.党建正本清源计划

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组织体系建设。严格执行《泰州科技学院纪委委员联系二级党组织制度(试行)》,明确学校纪委委员与二级党组织之间的工作联系。推进各二级党组织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形成覆盖全校的纪检监察工作组织体系。强化党规党纪教育。将反腐倡廉学习列为必学内容,纳入党委中心组和党支部“三会一课”,纳入新进教职工岗前教育、新提任管理干部任前谈话。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严格“三公事项”管理,强化重要时间节点的明察暗访,防范和查处各种隐性、变异的“四风”问题;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工作统筹,持续做好为基层减负工作。加强惩防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和控制机制,完善各岗位职权清单与职权运行流程表,拓宽信访渠道,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加大对违纪行为的执纪力度,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建立干部廉政档案,在用好“第一种形态”上下更大功夫。对于虽三令五申仍然不收敛、不收手,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依纪依规严肃查处,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5.统战群团同心计划

构建统战同心圆治理大格局,完善民主党派成员信息库,开展党委联系民主党派活动,实行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征求党外代表人士意见机制、传达重要文件和邀请参加重要会议机制,汇聚改革发展合力。完善民族宗教工作协调机制,加大民宗政策宣传教育力度,定期开展师生信教情况摸排,妥善应对和及时处置宗教渗透活动和舆情事件。进一步提升“幸福计划”内涵,工会工作朝精细化、人性化方向发展。深化实施共青团改革和考核模式创新,建立完善共青团科技项目库、精品活动库、优秀典型库。完善“雏鹰、青英、菁英”青马工程三级培训体系,修订和落实社团建设管理办法,丰富校园文化和第二课堂。

6.南泰科文化厚植计划

传承红色文化,推动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常态化,挖掘、研究、传承、弘扬泰州本土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泰州与当代青年》一流思政课,将红色基因融入课程思政,开展红色文化学习教育活动和艺术创作活动,扶持红色文化社团,打造南泰科红色校园文化品牌。赓续军工文化,溯源军工文化,继承优良传统,共情具有南理工内涵的精神文化,共生“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行为文化,共彰具有南理工特质的形象文化。强化质量文化,以“转设验收、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专业认证”为抓手,构建质量文化,以良好教风和管理作风锻造质量文化,以优良学风夯实质量文化,以质量保障体系强化质量文化,在校园文化载体表征质量文化。塑造创新文化,优化创新创业课程,扶持科技创新竞赛,打造创新活动载体,探索管理创新思路。打造开放文化,破除校内壁垒,打造协作文化;对外广角融合共享,打造“教育合作命运共同体”文化。

(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程

1.内部治理机制完善计划

完善党政联席会、党委会决议决定的跟踪督办机制。完成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的换届工作。成立学校学术委员会,制订《学术委员会章程》,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与组织架构。坚持和完善监事会制度。完善纪检监察工作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制度,完善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团体及民主党派共同参与的多元治理体系;积极推进信息公开和校务公开,保障师生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保证学校重大决策和改革措施的科学性、民主性。

2.组织架构优化计划

按照“聚力学科、均衡发展、幅度适宜、有利集成”的思路,优化调整二级学院布局,完成学科专业调整、完善二级学院班子架构,完成资源合理调配,实现平稳过渡。按照“合并相近职能、减少多头管理、提高服务效能”的思路,结合我校机制特点、资源实际、文化特质,整合优化机关管理部门,理顺运行体系,明晰部门职能,划清职能边界,形成学校宏观决策、部门协调配合、二级学院实体运行的管理模式。

3.应用型大学制度体系完善计划

以章程修订为核心,规范文件管理,完备“废、改、立、释”流程,健全和完善能够引领、推动和保障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制度体系。以OA办公系统建设为契机,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管理流程的规范和再造。重点完善学校产教融合管理制度,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抓手,完善多元治理的组织架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沟通与协调机制、风险防控与退出机制等,促进实质性“产教融合、优势互补”。

4.办学资源融通计划

制定校地合作工作方案,构建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的渠道与模式,将我校办学深度融入泰州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全方位争取地方政府持续和必要的政策支持、资源支持、氛围支持。加强和落实母体校的全方位合作,争取母体校在举办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方面的更高水平的支撑和发展指导。完善校友会的运行机制,关心、服务校友发展,布局校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快建立资源募集机制,在争取资源、扩大办学力量、拓展资金渠道方面取得实质进展。支持各专业争取地方、产业行业、社会、国际优质资源在学校集聚,同时充分释放学校设备、人才、信息、科技等创新要素的活力,以资源换资源、换服务。

5.校院两级管理体系构建计划

以激活“学术心脏”(二级学院)为出发点,强化二级学院主体责任,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形成校院两级管理体系。根据“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对学院管理的新要求,制定二级学院管理条例,明晰二级学院的责权利,采用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方式,探索以目标管理为导向,赋予二级学院“财权”和“事权”相结合的财务预算权和管理自主权的管理方式。理顺校院权力关系与治理规则,转变部门管理职能,强化服务、指导、评价导向,明晰“服务清单、流程清单、责任清单”。建立二级学院的监督评估机制,制订基于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简称KPI)评价的二级学院发展核心指标考核办法,实现考核结果与经费划拨、资源分配、平台支持等挂钩,激发二级学院独立推动改革发展的勇气与活力。

6.独立学院规范发展与平稳转设计划

根据教育部、江苏省关于独立学院规范发展的工作部署和规范路线,科学民主决策,做好风险评估,从有利于南泰科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学校转设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修订完善《4556银河国际在线董事会章程》;落实举办双方关于“学校未来发展走向、学校定性、法人财产权落实、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等方面的相关指导意见;制定基本办学条件全面达标工作方案,确保顺利通过独立学院规范验收。

(三)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工程

1.学科专业布局优化计划

制定明确的专业设置标准及条件要求;根据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契合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趋势,结合学校办学实际,优先设置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经济的专业,或与现有专业能够共享资源、集结成群共同对接某一产业链的专业,加快传统专业向“新工科”“新商科”“新文科”的改革建设,形成“以工为主”,数量约30-35个,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布局。建立就业与招生、人才培养联动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对于社会需求较少、认可度不高的专业,实行暂时停招、隔年招生等措施,使专业设置更加契合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

2.一流专业建设计划

明确“统筹优化、重点扶持、分步推进、成果受益”的建设思路,注重专业高峰与特色培育。推进一流专业点建设,重点支持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对照一流专业建设标准和任务书,全面完成建设周期,高质量通过验收,创建品牌并争取更高水平的创建。推进一流专业培育,明确“分层次、有梯度、异目标、同发展”的建设思路,按照品牌建设专业(代表学校专业建设较高水平的专业,即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重点发展专业(学校重点发展建设的专业)、强化培育专业(具有发展潜力、需要扶持建设的专业)的差异化发展定位,引导校内所有专业有序推进各项专业建设工作,以“校级一流专业建设”为抓手,进行前期选拔与培育,引导适时申报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力争“十四五”期间全校8-10个专业达到省级一流专业立项建设点标准、1-2个专业达到国家级一流专业立项建设点标准,全校近三分之二的专业获得省“星级”专业评定;9个新设专业高质量通过评估评审。全面引入专业认证的理念和思路,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聚力扶持品牌建设专业,对照江苏省应用型本科专业认证、国内工程教育认证或商科认证、新文科认证以及相关行业认证标准实施建设,做好申请专业认证的全面准备。

3.一流产业学院品牌塑造计划

按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要求和江苏省重点产业学院建设标准,以我校原有行业学院为基础,进一步规范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实质性建设全面对接或部分对接“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与产业化”全链条的专业集群,构建集群内专业贯通共享的课程模块池,组建融合性、共享型师资队伍,完善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的区域共享型多协同平台,服务区域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南泰科品牌产业学院。

4.应用型学科培育计划

对接区域产业技术创新需求,结合学校一流专业建设基础,培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应用型学科建设点,进一步聚焦学科建设方向;建立学科建设与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学科人才引进、学科团队及学科平台建设与管理、研究生合作培养、学科建设成果奖励”等系列配套制度,并配套专项建设经费。引培结合,组建学科带头人队伍及学科建设团队,鼓励教师自觉主动进学科、进平台、进团队。建设省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平台等,与相关高校、创新型企业、科研院所联合申报应用型科研项目;增加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试点面,培育自有兼职硕导,实质性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从中遴选1-2个建设基础较好的学科,对照专业硕士授权点增列所需条件进行重点建设。将学科平台和科研资源向本科人才培养开放,以学科方向支撑课程体系建设,以学科研究领域支撑专业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教学科研协同发展。

(四)高质量人才培养工程

1.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计划

切实发挥课堂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建设,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为核心内容,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干课程为基础,选修为补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打造思政一流课程,培育思政课教学名师和团队。同时,明确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重点,充分挖掘每门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以校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为抓手,并通过示范课、观摩课等形式,培育一批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的重点课程、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着力探索形成一系列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促进学校立德树人水平的不断提升。

2.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计划

遵循OBE理念,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共同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以此为导向,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是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高效融合,明确各专业通用能力培养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矩阵,明确每一门通识教育课程所承担的能力培养要求与目标,有效加深学生所学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二是学科基础教育“坚实”,不要求过深,着重于理论如何转化为实践,如何应用到实践,提炼基础性内容,将其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储备与文化素养,支撑学生的专业实践与创新,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确保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适用,紧密围绕行业产业对毕业生解决实际复杂问题能力的要求,理论、能力与专业素养并重,系统设计逐级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学科竞赛等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为主要工作重点,建立时间、内容、场地全方位开放、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根据现实问题进行背景分析、提出方案、设计、运行实施等训练,确保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四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要求注重创新。通过项目化创新工作坊、科技创新项目、社会调研、创新竞赛等方式,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探究新知识、开发新技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完善。五是规范第二课堂课程设置及学分认定模式等内容,完善学科竞赛等学分互换制度。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计划

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改革,联合相关产业行业代表性企业或产业链上的关联企业群,以“产业学院”“嵌入式”“工作室”等合作育人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方面实施共建。选择校内专业建设基础较好的专业或联合相关高校优势专业,尝试开展辅修第二专业、第二学位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此外,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合作,探索国际化联合培养。

4.一流课程建设计划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思路,一是扎实推进已经立项建设的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按照课程建设任务书有序推进,高质量通过一流课程验收,并将其成熟的课程建设模式作为全校课程建设的示范标杆。二是培育一流课程。制定“金课”培育计划,建立国家级、省级、校级一流课程的分级建设格局,对标五类金课建设标准,对课程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组织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记录、教学信息化、教学团队组建等进行提前规划与引导。三是开展以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材建设,探索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信息化资源,构建案例库、资源库,培育优秀教材,推动引领全体专业教师对智慧教学工具的熟练掌握与使用,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力争学校1-2门课程达到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标准,每个省级一流专业的1门课程达到省级一流课程建设标准,每个专业拥有2-3门校级一流课程。打造6-10门校级优秀课程,积极申报省级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

5.教育评价改革计划

确立“两满意”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新标准(即学生对学习效果满意,用人单位对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满意),一是构建全过程、多维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依托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建立毕业生发展跟踪系统,建立覆盖从学生进校到毕业就业全过程,学生、家长、教师、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等多个主体参与评价,涵盖学生学习投入度、学习满意度、学业进步度、就业符合度、职业发展度等多维度的教学质量测评体系,全程、全方位收集、抓取数据,检验人才培养质量。二是改进质量评价方法,建立专业教学的形成性评价机制和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有针对性地发现人才培养薄弱环节,为专业改革提供重要参考。三是完善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督机构。健全校级教学督导队伍和学生信息员队伍,引导二级学院(部)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机制,保障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序推进。四是建立教学质量信息公开制度。建立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年度教学质量报告和就业质量报告发布制度,接受用人单位、家长、学生的共同监督,形成质量管理的闭环体系。

6.大学生成长引导计划

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提升学生工作的着力点,探索“大学工”体系,坚持“稳”字当头。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育人高度,严格管理和关心关爱有机结合,完善“学校有主题、学院创品牌、年级抓常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优化“三助”服务体系,提升育人温度,优化“助学、助困、助心(心理健康)”的“三助”服务体系。改革招生工作体系,提升生源质量,按照“保量增质”的思路,招生宣传重心向专业下沉、时段向全年拓展,生源基地建设更加稳固,确保生源质量稳步提升。强化就创业工作体系,服务学生发展,加强创业园内涵建设,培育优秀创新创业项目团队;构建全程化、专业化、精准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就业率在全省同类院校保持前列,就业质量相关指标稳步提升。

(五)科研与社会服务工程

1.科研管理模式创新计划

完善科研管理与服务体制机制,构建校—院两级科研组织模式;建立二级学院科研目标管理机制;探索建立“一院一策”“一人一策”“一事一策”科研服务机制;探索建立与创新型企业、研究院所联合开展研究、联合申报项目、联合参评奖项的协同机制;根据科研人员、创新团队、平台基地、科研项目等不同对象,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不同特点,建立分类评价标准,建立优绩优酬的激励机制。

2.科研团队培育计划

组建教师学术小组,举办青年学者论坛,鼓励和支持二级学院承办学术会议、学术论坛,支持教师读博、访学、进修、参加学术会议等,提升科研意识,营造科研氛围。出台科研团队建设办法和保障机制,瞄准优势领域和地方需求,采取重点培养扶持、鼓励交叉合作、跨院(系)人员聘任、校企科技人才双向流动、人员动态配置和设立团队建设基金等措施,鼓励相关专业、学校团队与企业团队优势互补,发挥集聚效应,建设“机器人集成应用和智能控制技术、网络安全、大数据应用、小分子药物绿色工艺开发研究、环境污染治理研究、环境监测技术研究”等科研团队,鼓励有科研热情和潜力的教师,找准学术接口加入科研创新团队,在人才引进、队伍建设、收益分配、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做好跟踪服务工作。

3.科研平台升级计划

精心培育现有研究机构,推动环境检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市级装备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BIM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发挥科研功能,加大平台对外开放性;进一步加大心理研究中心、吉祥文化研究所等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内涵建设。集中学校资源,拓展与龙头企业、科研院校的共建,争取省市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社科研究基地的立项建设。密切与地方政府的联系,推动各学院依托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与地方政府开展“一院、一市、一基地”建设,力争创建1-2家集“高层次研究平台、高水平研究团队、高质量研究成果”于一体的新型机构。加大与产业行业的合作力度,加入区域产业行业组织,牵头成立产业行业技术研究学会,召集地方产业技术峰会,以之为纽带,汇集产业、行业资源。加强平台基地管理,实行目标绩效考核,提高经费的使用绩效。

4.应用研究攀登计划

构建科研项目培育体系,将承接国家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等作为主要着力点,加强策划、培育、协调、组织和管理,跟进督促相关团队联合行业企业、高水平院校申报高级别产学研研究项目,推动科研项目实现持续性增长和层次突破。注重横向科研,将企业一线生产需求作为研究选题的重要来源聚焦先进装备制造、智能化控制、大数据、环境检测、建筑信息化、新型建材等研究领域,开展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的攻关,产出一批高水平科研论文和专利,形成新的特色和增长极。促进科教融合,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增强教师及时总结凝练和转化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中的意识,建立科研与社会服务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制度,积极推进科研成果“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教案)。

5.科技服务水平提升计划

遵循“特色研究”和“区域服务”的原则,发挥技术组织服务区域产业的功能和作用,推动泰州市工程师学会、泰州市机器人学会及学校科研团队深入地方,组织实施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改造专项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建设科技成果信息平台,规范科技成果使用和处置,完善收入和奖励分配制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发明专利的授权数和转化率,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成果。加大资政决策服务,打造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提高为政府决策咨询服务的能力,实现高校知识溢出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6.继续教育平台延伸计划

构建“管办分离、校内外联动”的管理体制,拓展类型多样、层次多元的学历教育项目,形成以学校为主、校外教学点为辅的“一枝多叶”的项目结构形态。关注区域行业企业一线技术技能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技能升级需求,以二级学院(部)为主体,依托优质教育资源,打造与各二级学院(部)学科专业或业务有较高相关性、耦合度和匹配性的非学历教育项目,培育非学历教育的南泰科品牌。联合政府相关部门,以服务区域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企业中高层管理人才能力升级为目标,逐步打造企业家学院等非学历教育合作新载体。

(六)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1.高层次人才引育计划

制定在同类高校中具有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争取地方各项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建立学校、学院、专业三级联动的人才引进工作机制。重点全职引进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学科专业引领能力的优秀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建立选聘行业协会、企业业务骨干、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到校全职任教的有效路径,引进学科专业发展需要的博士并建立自有教师博士毕业回校工作的相关配套机制。完善产业兼职教师的引进、认证与使用机制,柔性引进能够把握产业发展形势、能够引领我校专业发展的产业领军人才,担任企业方院长或专业责任人,有计划地从企业、行业柔性引进一批掌握产业前沿先进技术并具有良好的学历教育背景的工程师、管理人员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骨干,规范人才认证,组建行业专家库,强化使用管理。完善高层次人才培育支持机制,统筹考虑新引进人才、毕业返校就业的博士以及学校其他人才的需求和实际,探索灵活的岗位聘任和薪酬制度,开通人才发展支持通道,人才评价激励机制;重点围绕学科专业带头人、教科研骨干、优秀教学科研团队,等出台相应培养和支持措施,通过针对性的培训、开展国内外高校访学、企业访问等途径强化人才的培育,确保“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2.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双提升计划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选树“南泰科名师”,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乐教乐学、优教优学的良好教育生态。支持师资队伍发展,全面修订《专业建设负责人聘用与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专业建设负责人任职资格、工作职责、考核要求与任职待遇,吸引、培育一批思路开阔、锐意改革、专业能力较强的骨干教师担任专业建设负责人,带领各专业扎实推进各项专业建设工作。完善《优秀骨干教师培养实施办法》,针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做到定向培养、重点支持、持续跟踪、推动成长。构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培训体系,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系统和分专题、集中和个性化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扩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参与面、提升参与度,促进教师坚守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教学新理念、掌握教学新方法、善用教学新手段,提升教学技能和专业实践能力。加强对新教师的个体指导,通过培训和辅导,使新上岗教师能够迅速站稳、站好讲台。完善“双师双能型”教师认证办法,落实专任教师定期赴企业“访问工程师”制度,注重“双师型”教师的教学管理与评价、绩效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制度的配套。启动优质教学团队打造方案,按照专业方向建立专业建设团队,按照课程(群)模块建立教学团队。探索师资队伍分类发展,根据自有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学科发展需求、个人发展意愿,按照“教学为主型、教学与科研并重、科研为主型”分类支持,探索配套的教学工作量考核、年终综合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评价制度,支持并鼓励部分教师投身应用研究,提高产学研合作能力。

3.思政队伍建设质量提升计划

在队伍数量上“配齐”,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统筹优选、调配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优秀专业人才充实到思政教师、学工队伍(辅导员、就业和心理专职人员)。在队伍素质上“建强”,在队伍培育上,组织教学科研活动,开展业务培训、就业创业及心理专业资质培训、讲课竞赛、技能大赛、专题论坛,增强思政队伍的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在队伍发展上,着力工作条件、发展通道建设,加强队伍管理、考核激励、挂职锻炼、交流分流,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良、活力足”的思政队伍。

4.管理人员队伍水平提升计划

以校内管理机构优化调整为契机,依据现代大学管理和应用型大学运行需求,坚持精干高效原则,一岗多职、一专多能,对管理人员职数进行研究、测算,定编定岗,明确岗位职责,分步有序配备到位,促进管理人员有序流动和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优化管理人员教育培训,以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为目标,本着“注重实效、学用结合”的原则,推进分岗、分类、分层、分专题的“量身定做”课程培训,保证好课程培训的时效性,提升管理人员的履职能力。优化管理人员的考核、评价、激励、约束机制,激发管理人员的干事创业激情,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

5.人事管理优化计划

调整和优化人事管理制度,健全教师引进、培养、管理、聘用等相关制度,优化、简化工作流程,探索人力资源的综合、灵活使用。优化岗位聘任制度,探索岗位动态管理,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创造“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环境。优化薪酬体系,按照导向性、竞争性、激励性和公平性的原则,优化工资结构,使工资结构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探索绩效工资分配方式,发挥二级学院的主体性,更好地体现优劳优酬;根据泰州市人社局的有关规定,完善教职工的五险一金”缴纳制度;推动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调动广大教职员的工作积极性,努力实现学校和教职工双向可持续发展。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推进分类评价,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方式,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探索“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人才评聘和发展体系。

(七)资源条件优化工程

1.产科教融合重点基地创建计划

围绕长三角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泰州“十四五”打造健康引领、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强市的目标,联合地方政府部门、产业龙头企业、地方特色产业园区,对照江苏省级产教融合重点基地标准,打造南泰科特色区域共享型“N协同”平台(校校共享、校企共享、校地共享、协同育人、协同服务、协同创新)。具体是:在现有环境检测平台的基础上,加快推进食品、药品、农产品检测平台的建设,形成区域性高水平的药品农产品分析实验和生态环境专业检测技术社会服务机构、产学研和人才技能培训基地;将大数据平台打造成服务区域的大数据技术应用服务平台,同时向人工智能实验实训平台拓展;积极推进智能制造技术中心这一学科建设重要平台的建设工作;争取与机器人领域、智能控制领域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高水平的智能化生产线或智能化工厂,并逐步推进机器人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同时面向企业开展工业机器人技术培训,打造服务于区域制造企业队伍的转型升级的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启动BIM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期建设项目,重点打造服务区域BIM技术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双协同”平台,并与3D打印、无人机等校内平台共建共享;以现有艺术设计创意中心为基础,整合校内外资源,完成设计艺术和数字媒体平台建设工作;完成结构试验平台的建设工作,结合学科建设进程,适时申报省级实验室建设支持项目。

 2.实验室建设管理现代化计划

对现有实验仪器设备进行全面梳理、整合、更新、补充,重点加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一流专业实验室建设,提升仪器设备的现代化水平。优化实验室管理模式,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各学院之间的协调和融合,打造校、院两级实验共享平台。建立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专管共用”和对外开放制度,激活内部资源。落实《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提升实验教学队伍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专业实践经验,建立完善的实验室人员培训机制和实验室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保证实验设备的运行状态、更新频率满足教学需求,保障实验室安全。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的维护与支持制度,提升实践教学质量。遴选重点实验室,对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或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建设标准,加强建设,争取获得立项。

4.智慧校园建设计划

对照高等学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管理方面的要求,从“技防、人防”两方面着手,完善网络安全防范体系。推进数据治理与整合共享工作,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实现业务高度协同、信息高度共享。构建以师生为中心、以服务为核心的在线创新应用平台建设,打通跨部门业务办理壁垒,扩大网上办事服务范围,推进“一站式、一体化”校园服务。建设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强化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促进教育教学环境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建设慕课、微课、电子书包等数字教学资源,不断满足网络课程、云课堂等移动互联时代的教学需求。

5.图书资源建设计划

进一步提升文献信息资源保障能力,按照“保障重点,兼顾其它,统筹协调,合理分布”的原则,以一流专业建设发展需求为导向,继续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开放获取资源与自有资源数字化建设,加强与国内文献机构和资源共享联盟的合作,逐步增购必要的中英文数据库,实现资源建设智慧升级。同时,进一步完善面向用户信息需求的服务体系,打造移动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PC终端一体化的知识平台,建设“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参考咨询服务体系、学生成长支持体系”等四个体系,统筹各种相关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

6.校园基本建设完善计划

从满足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出发,根据学校实际财力和泰州市高教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坚持安全、实用、合理、美观的建设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教学楼大维修和教学设施的更新、做好学生公寓的增设和人才公寓配套建设工作,为全校师生提供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场所。

(八)国际化办学工程

1.国际化工作格局构建计划

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驱动,建立学习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理念的有效机制,系统建设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发展体系,积极与国外优秀院校、优秀企业构建战略联盟,稳步推进各项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实现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国际化办学新格局。

2.多元化国际教育项目拓展计划

通过校际交换项目、科研实习、海外修学旅行、参加国际比赛、夏令营等短期交流访学,丰富师生出国交流形式;在实践中选择多元化的涉外办学模式,力争在联合培养、双联学位(学分互认、双校园培养、两校学位授予)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引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应用型人才;根据“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尝试申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3.国际交流与合作计划

鼓励教师学术性出访、国际化培训。引进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师资和人才,探索国际科研合作,稳步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和质量。有效构建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合作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制度,以教育合作为桥梁,协力区域开拓国际合作的教育版块,创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交互服务平台,为区域城市国际化水平提升赋能助力。

五、“十四五”规划的组织实施

本《纲要》是学校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引导和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重要依据,只有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完善目标管理,强化监督评估,提升资源保障能力,确保规划落地见效,才能切实把规划蓝图转化为学校的发展实效。

(一)建立规划执行的组织体系

建立4556银河国际在线“十四五”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规划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加强规划责任分工和工作落实,全面负责学校“十四五”总规划的整体推进。建立“十四五”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专项规划推进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制定专项计划的执行方案,持续推进学校专项规划。建立二级学院规划推进工作小组,确保规划有序实施。

(二)建立规划执行的落地方案

各重点专项规划牵头单位切实负起牵头责任,落实重点工作的负责部门,将核心指标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二级单位,明确分工,有序推进规划的实施。要将“十四五”规划与年度计划相结合,将主要任务和核心指标分解到年度工作计划中。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会议,定期向党政联席会报告规划执行情况,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

(三)建立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

建立以目标管理为导向的动态调整机制,将五年规划与年度工作总结和考核相结合。“十四五”中期对总规划、专项规划以及二级学院规划的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并根据评价情况,动态调整五年规划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以及核心指标数据,保障规划编制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重点专项规划、二级学院规划执行过程中,若遇到重大调整,也应提交4556银河国际在线“十四五”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规划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审议,从而保障总规划、专项规划以及二级学院规划之间的有效衔接,高质量地完成“十四五”规划。

(四)建立多渠道、融合式的资源保障体系

建立校内资源大平台,打通资源壁垒,内部挖潜,促进资源统筹使用。对外多渠道借智借力,优化发展。建立良性的绩效管理和评估体系,对重点投资项目实施评估,根据投入与产出的绩效评价,对预算配置进行调整,合理开源节流,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更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方面。在转设工作的推进方面,对照国家关于独立学院转设标准和要求,争取办学双方的资源、政策支持到位,增强师生员工对转设工作的理解与信心,并且多渠道借智借力,确保基本办学条件达标,促进学校“十四五”平稳转设、高质量发展。